在護老院 也許沒有急症病房的急速
也許沒有把危殆生命救回的成功感
也許沒有把危殆生命救回的成功感
但會令你聽到一些故事
令你反思反省
Case 1
在工作的地方遇上70多歲的伯伯
細說他年輕時候的工作
當我問他年輕的時候的職業時
回應居然是一個提問。
:「你知不知道香港最早期的超級市場是那一間?」
:「你知不知道香港最早期的超級市場是那一間?」
聽著 也猜估到那老人家當然曾在那間公司工作過
「不知道喔 你可以告訴我嘛?」
他驕傲的表示 他曾經在那間公司工作過
拚博過
那間名叫 百佳(裕光)超級市場 的公司 是老人家心內永遠的黃金回憶
一手一腳建立的第一間分店
期間 因為老闆早逝
整間超級市場轉售給了屈臣氏
自此 整班元老級的職員辭職不幹
亦因為轉手的關係 (裕光)兩字
從此被删去
那過去的風光事跡照亮了老人蒼老的面孔
滿佈皺紋的手上還拿著正方型的紙張
嘗試努力記起摺紙鶴的方法
時光倒流數十年 當然這位伯伯想也想不到
數十年後會在這 遇上一個小小學護
一個 在他事業登上高峰
也還沒出生的 小小學護
Case2
「我係退休公務員。」
從他口中所說的 正是他正值壯年
在海灘上當救生員的故事
「而家救生員都係請兼職 我果時係長工泥架。」
「當時人工只有2千多。」
退休後 每月他只拿著每月4000多塊的退休金過活
「屋企人都走哂啦 仲叫我住老人院 一個月頭都7000幾 我邊有咁多錢呀。」
無語 無助
我能夠幫的到底有多少?
Case3
手上黏滿了膠帶的老人 面上掛著一臉天真的笑容
「唉也 我見到自己都驚。」
老人不斷小心翼翼的把手上的舊膠帶剪下 又再往上填補一些新的膠帶
「咁你仲痴咁多? 唔好痴啦 」
蒼老的嗓音反駁道 那不是他想的 只是一不用膠帶黏著手 皮膚就會滲水滲血
我雖然很想相信 但壓根兒也沒看到那些水那些血的痕跡
每次發現 也只能幫他一塊塊的把膠布撕下
然後幫他塗上潤手霜
「嘩 多謝你
唔該哂 唔係一陣個醫生又話我」
然後邊投訴這間醫院太遠 外賣送不到那麼遠。
又邊懷念自己在另一間醫院住的有外賣吃的日子
「以前我做小販架。」
一個不留神又被他搶先在手上黏膠布
但一聽到他開始說起故事 加上自己熱烈的好奇心
我也不好意思再加打擾
「以前做小販 一個月都有成萬架」
當時的「搵食」艱難 被迫加入黑社會 攤擋才不會被人騷擾
「唉 而家無啦
政府重建 在附近起了一個街市
生意沒有以前的好 咪唔做囉。」
「唉也 我見到自己都驚。」老人望著手上的膠布滿足的說著。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