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迷注意!!>--澳門輕軌



為舒援近來澳門因新落成的賭場與日驅增的旅遊人士所帶來的交通緊張的情況,澳門政府早於2002年委員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進行澳門交通系統進行研究。後因價格太高、站點不設合澳門本地居民需要等原因而暫緩。直至2008年公開招標,於2009年動工、終於2015年落成澳門首個全長21公里共21站橫誇澳門半島至路氹的鐵路系統--第一期澳門輕軌。
澳門輕軌列車於近日舉行了1:1車廂模型展示活動。雖然本人對於列車系統一竅不通,但這個展示活動確實令本人更了解將會啟用的澳門列車的資料。


澳門輕軌列車選用了日本三菱重工有限公司研發的”crystal mover”系統。介紹會解釋此系統為無人全自動無人駕駛的集體運輸系統,有著便捷、環保、無障礙的特點,適用於一些規模較小而無需興建鐵路或地鐵的城市。而輪軌系統選用了普及率並不高的膠輪路軌系統。

吓...有膠轆的火車?對於列車知識為零的小弟無論如何只能把該系統幻想為一輛有輪的列車在鐵路上行駛的奇怪畫面。怒我孤陋寡聞,原來膠輪路軌系統並不新鮮,是一種適合應用於相對低客運量的鐵路系統 (維基百科)。且有輕便、低噪音,更高的加速及減速率(澳門輕軌平均時速30公里,最高80公里。)的優點。而且有別於傳統鋼輪系統,此系統適行於混凝土車道,所以運作聲量相對較低。此系統亦在歐洲、亞洲、美洲有多個行駛的例子。澳門輕軌列車車道分別有導軌以及供電軌(第三軌),為列車的行駛及轉向的導引系統以及為列車提供穩定的電源。


車箱設計初期有兩個選擇為澳門全民投票選擇,最終以「濱海巡航」為主題。現有1:1列車模型為大家先睹為快。

相比起香港的地下鐵路,澳門輕軌列車無輪外型、內部裝潢與其說是以實用為主題,給我的感覺都比較像觀光列車。大家有坐過海洋公園的海洋列車嗎?大既就是那種感覺了。這個設計主題突顯了澳門作為度假城市的形象。車箱外則運用了淡白藍色和深海藍色為主色。兩旁以波浪型圖案作為裝飾。列車前列有一幅巨型的八角型玻璃為乘客提供超廣闊的無敵視野。

每節車箱可最多容納100人,初期會以每車2節車箱為單位運載乘客。最多可以增至4節。初期容量估計每小時單方向最高7,900次,可增至14,100人次。


前裝有cctv

杋船型設計手挽,配合「濱海巡航」主題。

可摺式座位 每邊3個。

八角形大展示窗。

車箱內前後有閉路電線觀察車箱情況以防意外出現,亦設有煙霧感應器。為方便傷殘人士使用,車箱內設有6(每邊3)可 摺式坐位。把坐位摺起便能於座位下的暗門內拉出安全帶扣於輪椅的輪子上,防止輪椅因列車行駛而左右猺擺。本人對於車箱內部設計還可接受,與香港的地下鐵之 分別是,座位旁並沒有玻璃可供人椅靠。可摺式座位異常沈重,如果要單單傷殘人士自肋使用,未免有困難。而且安全帶之設計用途奇怪,看似未必有人能夠完全有 效使用其預想功用。希望在落成前,能把這些問題通通解決。



奇怪的可摺式座位 為何不像輕鐵般留有輪椅座位?
你叫坐輪椅的人如何獨自完成這任務?

如果想一睹1:1列車模型,可留意以下資料!

澳門輕軌列車1:1車箱模型展示活動
展出地點: 西灣湖廣場
(可於外港碼頭乘坐32號巴士到旅遊塔(總站)下車。對面就是西灣湖廣場)
展出日期:23/06/2012 - 18/07/2012
(同場有半小時一次的定時導覽)
星期一至五:1700-2100
星期六至日:1100-2100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運輸基建辦公室:
http://www.git.gov.mo/tc/index.aspx
澳門輕軌系統展覽於澳門科學館舉行:
http://www.git.gov.mo/msc06/tc/index.html



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香港真係思想先進過澳門好多
    睇佢D建設同廣告已經知相差有幾遠

    呢架車如果主要係觀光用途可以接受
    如果係應付通勤人口增長就真係太短視

    每卡載100人,兩卡載200人
    香港一卡輕鐵可容納數目應該多佢一倍
    落成23年後既今日即使輕鐵多買了很多列車
    繁忙時間仍擠擁得慘不忍睹
    不可以無止境加車
    否則只會大擠塞
    原因係個輕型鐵路系統應付唔到太多人用
    唔係加幾多架車既問題

    輕軌平時行30公里
    30公里係豬油咁漫
    慢過輕鐵
    唸下由第一個站去到總站要幾多分鐘(個鐘)

    載客量做唔到可持續發展
    效率又唔優勝
    一段時間便會飽和
    日後可能比香港輕鐵更勉強運作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